为什么声卡逐渐被集成到主板中?

  • 时间:
  • 浏览:0
  • 来源:169E

为什么声卡逐渐被集成到主板中?

声卡的衰落主要源于音频处理的相对简单性和成本考虑:

  • 性能需求不高:音频处理本质上是串行任务(如采样、合成和输出),计算复杂度远低于图形渲染。早期的声卡如Sound Blaster AWE32(1994年)提供了波表合成和3D音效,但这些功能很快被主板集成芯片取代。主板声音芯片(如AC'97标准,晚1990s)和Intel HD Audio(2004年起)已经足够满足日常使用,如听音乐、视频通话或基本游戏音效。专业音频需求(如录音棚)则转向外部USB接口,而不是依赖内部卡。
  • 成本与集成趋势:到2001年,许多主板已内置全功能音频,生产成本更低,且质量达标。主板制造商发现,集成音频芯片能减少硬件插槽占用,并简化用户组装。结果,独立声卡的市场萎缩,仅剩高端发烧友或专业领域使用。

相比之下,声卡的“价值附加”不足以维持独立存在——大多数用户无需额外投资于音频硬件。

猜你喜欢